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正史類
理用杨素则乱国家任房元龄杜如晦魏徵王圭姚崇
宋璟则理用 李义府
许敬宗李林甫杨国忠则乱事状
横于目前理乱存于史策夫致贤之路历代不同大凡
王者不以至尊轻待臣下不以已能 (第 56b 页)
干正
请使咒臣必不能行上命僧咒奕奕初无所觉须臾僧
复僵仆遂不复苏
高宗显庆元年王义方擢侍御史不再旬会 李义府
纵 …… (第 4a 页)
臣肆虐乎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而下移佞
臣履霜坚冰弥不可长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即具
法冠对伏叱 义府
下跪读所言帝方安 (第 5a 页)
义府
狡佞恨义
方以孤士触宰相贬莱州司户参军
调露元年上幸东都司农卿韦元机作上阳宫制度弘
壮侍御史狄仁杰劾 (第 5a 页)
 御史中丞赵君锡为天章阁待制吏部侍郎用吕大
防刘挚等议也(大防挚议已/先附初四日)挚谓百禄知经好学有文
行今年二月四日除京尹挚时居家辞恩命后为吕大
防言京尹事剧非百禄所宜暴其所短非爱养人材之
道亟当还之犹迁延至今也 他日枢密院奏事已韩
忠彦问赵君锡贾易罢不知因依岂非言苏轼否太皇
太后曰是也辄将题诗事诬轼先帝三月上仙轼五月

题诗猥云轼则有意似此使人何可当也目前事不言
却寻许多时言显是收拾初贾易言相次赵君锡被贾
易使之亦言轼幸无事乃似此生事忠彦曰君锡素无
执持臣从旧识之大抵不能违人情耳闻又言李端愿
女嫁符氏者乞不令 来李
氏此亦应是受人告嘱太皇
太后曰枢密亦晓此且说自家作中丞何苦管人此等
事但人使之言即言王岩叟进曰君锡虽 (第 4a 页)
品五品不得过二百疋六品七品不得过一百疋八
品以下不得过五十疋皆充所嫁女资装等用其夫家
不得受陪门之财 (李义/府
奏)太极元年十一月左司即中唐
绍上表曰士庶亲迎之礼备诸六礼所以承宗庙事舅
姑当须昏以为期诘朝谒见往者 (第 19b 页)
之官掌唱警唱奏之事朱服武冠陈亦)
(有之后魏置典仪监史阙其员及所掌唐初𨽻门下省/初用人皆轻至贞观末 李义府
为之是后常用士人领)
(赞者以知赞唱之节/及殿廷版位之次)
城门郎(周礼地官有司门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 (第 28a 页)
拜皆吏部与台长官审判议定然后依选例补)
(奏其内诏别拜者不在其限麟德以来用人尤重选授/之命不由铨管及 李义府
掌大选宠任既重始得补之)
(自 (第 9b 页)
义府
之后无出于吏部者旧御史遭长官于涂皆免/帽降乘长官戢辔辞而止焉乾封中王本立为侍御史)
(意气颇高涂逄长 (第 9b 页)
   右名士(二十四部二/百五十一卷)
怀旧志九卷 知己传一卷(卢思/道撰)宾佐记二卷(杜佑/撰)
游传二卷(郑世/翼撰)宦游记七十卷 (李义/府
撰)幕府故吏录一卷 (第 43a 页)
   右隋(二十四部三/百五十六卷)
唐太宗集四十卷 高宗集八十六卷 中宗集四十
卷 睿宗集十卷 武后垂拱集一百卷 武后金轮
集十卷 陈叔达集十五卷 窦威集十卷 褚亮集
二十卷 虞世南集三十卷 萧瑀集一卷 沈齐家

集十卷 薛收集十卷 杨师道集十卷 庾抱集十
卷 孔颖达集五卷 王绩集五卷 郎楚之集五卷
 魏徵集二十卷 许敬宗集八十卷 于志宁集四
十卷 上官仪集三十卷  李义府
集四十卷 颜师
古集六十卷 岑文本集六十卷 刘子翼集二十卷
 殷闻礼集一卷 陆士季集十卷 刘孝孙集三 …… (第 4a 页)
 宋孝建诏一卷 宋元嘉诏二十卷 元嘉副诏十
五卷 齐中兴二年诏三卷 后魏诏集十六卷 后
周杂诏八卷 杂赦书六卷 陈天嘉诏草三卷 霸
朝杂集五卷(李德/林集)隋诏集九卷 隋朝陈事诏十三卷

 东汉诏仪二十卷 古今诏集三十卷(温彦/博集)古今诏
集一百卷 (李义/府
集)唐德音录三十卷 太平内制五卷
明皇制诏录一卷 元和制集十卷 王言会最十卷
(马文/敏集)唐旧制编 (第 30b 页)
尊与人他物虽百钜万犹自恣任后
绝欲得之王襄直使人开府取尊赐任后又王及母陈
太后事李太后多不顺有汉使者 来李
太后欲自言王
使谒者中郎胡等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指太后
啼謼不得见汉使者李太后亦私与食官长及郎尹霸 (第 7a 页)
王宅将及
于难弘时立于户外以卫文帝寻加上开府赐爵永康
县公及受禅拜大将军进爵郡公寻赠其父柱国尚书
河间郡公
其年立弘为河间王拜右卫大将军寻进
柱国以行军元帅出灵州道征突厥大破之拜宁州总
管上柱国政尚清静甚有恩 (第 51a 页)
 公母柳本国夫人仁祐卒赠司空初萧良姊有宠而
 武才人为昭仪俄争宠更相毁短昭仪诬后与母挟
 媚道蛊上诏解魏国夫人门籍 李义府
等阴佐昭仪 …… (第 77b 页)
 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由是得
 入其訾后无以自解昭仪乃诬后与母厌胜将遂废
 之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频死固争而 李义府
许敬宗
 素险侧即表请昭仪为后乃废王后诏李绩于志宁 (第 78b 页)
 附
后魏迁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则诸
国之从魏者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者并为河南洛
阳人其中国士人则第其门阀有四海大姓郡姓州姓

县姓及周太祖入关诸姓子孙有功者并令为其宗长
仍撰谱录纪其所承又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
唐太宗诏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责天下谱牒
参考史传检正真伪进忠贤退悖恶先宗室后外戚退
新门进旧望右膏粱左寒畯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
五十一家为九等号曰氏族志而崔干仍居第一太宗
欲以今日冠冕为等级高下遂以崔干为第三姓班其
书天下高宗时许敬宗以不叙武后世又 李义府
耻其 …… (第 64a 页)
道吕
才等十二人刋定之裁广类例合二百三十五姓二千
二百八十七家四后遂居第一姓改为姓氏录搢绅目
为勋格 义府
奏悉索氏族志烧之又诏后魏太原王琼
与陇西李宝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
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 (第 64b 页)
 献俘五千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时举秀才唐贞观中历中书侍

 郎兼太子左庶子坐贬久之授石州刺史显庆元年
 累擢同三品迁 中书令李义府
构之贬横州刺史卒
杨越弘农仙掌人太宗初定天下网罗遗逸越曰天下
 有道可以出而见矣以角巾褐衣应命陈谟太 (第 9a 页)
 郎检校太子左庶子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

 方孟利正郑祖元邓元挺崔融等皆以才自名累拜
 东台侍郎请令 李义府
乘马贬简州刺史又坐上官
 仪戍巂州上元初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校猎温泉奏诸蕃 (第 7a 页)
 三等不行熙宁元年入判度支审官院转对言人君
 之难莫大于辨邪正邪正之辨莫大于置相相之忠
 邪百官之贤否也若唐高宗之 李义府
明皇之李林
 甫德宗之卢杞宪宗之皇甫镈帝王之鉴也高宗德
 宗之昏蒙固无足论明皇宪宗之聪明乃蔽于二人 (第 28a 页)
不许修东殿新书毕进爵为侯公毁瘠过
礼多不视事出为饶州刺史上梦公徵为右成武务四
十复为东台侍郎是岁也放 李义府
于邛笮旧制流人
禁乘马公为之言左迁简州刺史岁馀上官仪伏诛坐
翰墨往来徙居越巂五十三赦还拜正谏大夫五十 (第 3a 页)
  典仪
典仪二人唐置周礼秋官有司仪上士八人中士十六
人盖此典仪之任齐职仪云东宫殿中将军属官有导
客局置典仪录事一人掌朝会之事梁有典仪之职未
详何曹之官掌唱警唱奏之事朱服武冠陈亦有之后
魏置典仪监史阙其员及所掌唐初𨽻门下省初用人

皆轻至贞观 李义府
为之是后常用士人领赞者以知
赞唱之节及殿庭版位之次
  城门郎
周礼地官有司门下大夫一人上士四人并城 (第 36a 页)
  致堂胡氏曰古者史官世掌其职大臣不与天子
  不观故得直笔取信于后世其次则如贞观之制
  史官日随仗入随事记之犹为近古自 李义府

  敬宗不许史官闻仗后事以行其私姚璹乃建令 …… (第 19b 页)
 请建之纷纷则其诬上行私之心欲盖而益彰矣
  夫天下有公是非不为言语文字可以变移白黑
  淆乱忠邪故 义府
敬宗执谊之恶至于今不泯有
  志于垂名竹帛者自修而已矣
宋制监修国史一人以宰相为之修撰直馆检讨无常 (第 20a 页)
将除拜皆吏部与台长官
宰相议定然后依选例补奏其内诏别拜者不在其限
麟德以来用人尤重选授之命不由铨管及 李义府

大选宠任既重始得补之自 (第 20b 页)
义府
之后无出于吏部者
侍御史凡四员(本二员显庆中加二员韦仁约曰御史/衔命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摄州县诚)
( (第 20b 页)
  国恤
唐元陵遗制其丧仪及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并不以金
银䌽饰天下节度观察团练使刺史等并不须赴哀祀
祭之礼亦从节俭其天下人吏敕到后出临三日皆释

服无禁婚娶祠祀酒肉其宫殿中者当朝夕各十五举
音皇帝三日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
日而释服
元陵仪注诏问宗子在外州府合赴京师不所司奏曰
按礼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
赴练祥则告不忘亲之人也又曰四世而缌服之穷也
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又傅云天子七月
而葬同轨毕至据此则宗子五等以上不限远近尽同

赴山陵
 唐礼乐志周礼五礼二曰凶礼唐初徙其次第五而
  李义府
许敬宗以为凶事非臣子所宜遂去其国恤
 一篇由是天子凶礼阙焉至国有大故则皆临时采
 缀比附以从事事已则 …… (第 2a 页)
  其所刋定及奏复于上辨列于下联百执事之仪
  以为崇丰二陵集礼藏之于太常书阁君子以为
  爱礼而近古焉然则 李义府
许敬宗所削开元礼
  所阙者瑾之书悉有之矣今考王溥作唐会要宋
  祁修唐书志于国恤略无所纪载岂未见裴 …… (第 3a 页)
初丧固未除也上曰宰执侍从当如大
祥服四脚幞头缞绖去杖正得中矣
  按历代国恤仪制惟东汉史稍详至唐而为 李义
  府
许敬宗辈所削尽亡其礼故唐史无可考者宋 (第 43a 页)